第143章 湧金斜轉青雲路(三)
關燈
小
中
大
湧金斜轉青雲路(三)
唐玉藻得了那鋪面的鑰匙之後,次日便帶著面紗, 急急去了那鋪面, 親眼探看了一番。
之所以說那鋪面偏僻, 乃是因為它正處於巷子深處, 距離外頭的長街大道,確實差了那麽數百步, 說得上是偏居一隅, 遠離塵囂。唐小郎小心開了門, 樓上樓下轉了一圈,又在這商鋪四周轉悠了小半日,心裏頭已然有了思量。
七月暑尚熾, 揮手汗如雨。夜裏頭徐府尹回來,滿身疲乏,窩在那椅子裏頭, 最裏頭的一層衣裳已然被汗水浸了個透。
唐小郎等她等到深夜, 見她回來,趕忙湊上前來。他手裏頭打著蒲扇, 口中則輕聲說道:“奴今兒去了那鋪面, 來回轉了好幾遍, 心裏頭倒是想出了個幾個點子。”
徐三一手支腮, 半耷拉著眼兒, 有些慵懶地道:“說來聽聽。”
唐玉藻眼含試探,輕瞥向她,口中細聲說道:“奴心裏清楚, 娘子如今正是缺錢的時候。疏通官場要錢,赴宴送禮要錢,打點那些個官奴,讓她們嘴裏手裏皆老實點兒,也要不少銀兩。娘子,若要賺錢,賺大錢,咱不若開一處翠紅鄉、鶯花寨……”
這所謂翠紅鄉,鶯花寨,指的就是娼館。他這主意,竟和魏三娘想到一路去了。
唐玉藻話音未落,徐三便抿了抿唇,清泠泠地睜開眼來。
唐小郎心思何等細膩,把著眼兒一瞧,便知自己說錯了話,趕忙噤聲,睫羽微顫,心下忐忑。
徐三面色微沈,緩緩說道:“不行。一來,我乃是開封府尹,若是做起這等皮肉生意,人家該要如何想我?再說了,這買賣是賺錢,但賺的全是黑心錢,我便是窮到要飯,也不往火坑裏推人。”
唐玉藻聞言,瞇眼而笑,趕忙接道:“可不是麽?奴正跟娘子想一塊兒去了。奴這話還沒說完呢。”
他找補道:“娘子是開封府的父母官,自然不能昧著良心賺錢。奴這兒還有一個點子,娘子聽了,定會喜歡。”
卻原來先前徐挽瀾在宮中任職之時,唐玉藻一直接住在那京中驛館內。這唐小郎察人觀事,細致入微,他住在驛館的那些個日子裏,閑著也沒甚麽事兒,便觀察起了那驛館的掌櫃如何經營。
徐三眼瞼低垂,不動聲色,便聽得唐小郎含笑說道:“開封府的驛館,為了好招攬生意,大多都臨街而開。驛館裏頭住的人,三分之一是做買賣的,三分之一是看親戚的,這剩下的三分之一,則是那些個趕考的書生。做買賣的、走親戚的,住的都不久,而書生呢,奴可見識過,有那一住就是兩三年的。”
唐玉藻細細打量著徐三的神色,見她眉眼緩和許多,心上稍安,繼續嬌聲說道:“由於驛館都挨著街市,書生往往覺得喧鬧,時不時便要去找掌櫃的說道說道,奴可是瞧見過好幾次哩。而咱那鋪面,上下共有三層,若能是開成驛館,專門讓那些書生租住,依奴之見,倒有幾個好處。”
徐三微微勾唇,輕聲問道:“你倒說說,都有甚麽好處?”
唐玉藻瞇著眉眼,巧聲笑道:“一來,娘子是狀元,讀書人最是講究了,豈能不來沾狀元的喜氣?便是這鋪面偏遠,那也不愁客源。二來,咱這驛館,遠離塵囂,清靜得很,最適合書生來住了,哪個都不敢再鬧。”
徐三笑道:“就這兩個?”
唐玉藻一笑,繼續說道:“三來,奴先前跟著娘子,也瞧出了幾分門道。這讀書人啊,各自有個圈子,而住在驛館裏頭的人,自然就成了個圈子。若想廣交天下,那就非得來咱這驛館不可。這最後一點嘛,娘子身為開封府的父母官,自己顯達了,也不忘了給那些寒門書生鋪路,如此一來,也能博得不少美名。”
徐三抿了口茶,點了點頭,含笑說道:“行。我給你撥些銀兩,作為本錢。如若不夠,管我再要。但你記好了,是借不是給,日後都得還。只不過念在你與我的情分上,這還錢的期限,倒是可以寬上一寬。”
唐玉藻手持蒲扇,心上一喜,兩頰滿是紅暈。
徐三瞥了他兩眼,卻又壓低聲音,平聲說道:“你若是因著身份,有甚麽不便露面之處,就讓梅嶺或常纓替你出面。但你小子可記好了,那拼音與數字之事,千萬別給人家洩了底兒。若是讓周內侍曉得了,娘子我便又多了個把柄在人家手裏。”
唐玉藻心上一緊,雖不知自家娘子跟那太監到底算是甚麽交情,但也知宦海茫茫,風波不定,他跟在娘子身邊,必須得小心為上,絕不可托了娘子後腿。
而幾日過後,魏三娘辦妥了官鹽之事,這便要返回壽州。臨行前夜,她又登得府衙後宅,親自來跟徐三請辭。
徐挽瀾這夜裏回來的早了些,政務也不似初上任時那般繁重。她見魏三娘過來,知道二人已是一根繩上的螞蚱,說得上是互相利用的夥伴,便對她多了幾分笑臉。
二人點燭燃蠟,擺了酒菜,坐於月下,一邊吃酒,一邊敘話。先前二人見時,徐三還顧不上跟她談及故人舊事,今日再見,總算是工夫閑扯一番。哪知魏三一一說過之後,徐挽瀾手舉茶盞,竟是心有唏噓。
即如徐三當年所料,壽春縣的首富,早已從岳大娘換成了魏三娘。岳氏喪女之後,自己也纏綿病榻,即便如此,仍是強撐病體,碌碌奔波,經營生意。但她大約是時運不濟,連賠了好幾回,早已比不上魏三娘了。
而徐三臨走之間,托付了兩件事。一件是將晁阿母欠她的那債契,轉交到了趙屠婦的手中;另一件,則是請了吳樵婦的女兒吳阿翠,來伺候寡居且病弱的羅昀。
依著魏三所說,晁阿母欠的銀錢,只怕是這輩子都還不完了。崔鈿走後,她倒是試著賴了一個月,趙屠婦毫不留情,當即將她告到了縣府衙門。因著徐三當年告的是禦狀,而晁阿母這案子,乃是過了天子的眼的,衙門的新官也不敢慢待,自然狠狠判了晁阿母一番。
至於那吳阿翠,如今已然改了名。羅昀嫌她那本名太俗,上不得臺面,便給她起了新名,叫吳碧瓊,至於阿翠這名兒,便成了小名。
徐三一聽魏三提起羅昀,擡起眼來,溫聲說道:“也不知羅五娘,現如今身子如何了?我早先便對羅五娘十分掛念,特地差人買了些藥材,還請魏阿姐替我帶回壽春,送給五娘。魏阿姐莫嫌我事多,實在是壽春那藥局,動不動就缺藥材,你替我帶藥回去,途中千萬小心,莫讓藥材受潮。”
魏三娘含笑說道:“徐府尹多慮了。你可不知,殿試放榜之後,整個壽州的人都曉得有個壽春女子中了狀元,徐府尹的大名,在整個淮南西路,是無人不知,無人不曉。從前人家都去廬州、宣州念書,現如今都一窩蜂跑到壽州來了。有那消息靈通,打聽出來,說你從前常去羅五娘門上討教。羅五娘家門口,現如今每日都堵著人,至於藥材,可是全然不缺了。”
徐三微一挑眉,笑著說道:“哦?那羅五娘可曾收下新徒?”
魏三娘凝聲說道:“我聽人說,那吳家小娘子侍奉羅五娘之時,盡心盡力,事若親母。羅五娘心中感念,便收了她為徒,這才有了改名一事。除了這吳碧瓊之外,雖說登門者眾,可羅五娘卻是個硬脾氣,一個都不曾收下,便是收了藥材,也都還了錢回去。”
徐三聞言,心中暗想道:羅昀果然還是那個性子,一分也沒有變過。至於吳阿翠成了她的師妹,這她倒是沒想到。
她手持玉箸,夾了兩筷子菜,正暗嘆這唐小郎做菜的手藝愈來愈好之時,忽地聽得魏三娘繼續說道:“有個叫王瑞芝的,不知府尹娘子可還有印象?”
這個名字,徐三自然是記得的。阿芝姐嘛,早些時候,對她有提攜之恩,但後來隨著徐三愈發出頭冒尖,阿芝姐待她卻是有些不同了。
她現在都還記得,在藥局裏碰著抓藥的阿芝姐,那女人抓著她的腕子,楞是刮了道血痕出來。依徐挽瀾之間,這王瑞芝多半是分娩之後,患上了產後抑郁癥。
只可惜在這古代,也沒有心理咨詢的地方,而即便是女尊朝代,“傳宗接代”的思想觀念依然根深蒂固,王瑞芝如此狀態,旁人也不會多加憐惜。
徐三心下一嘆,緩緩問道:“阿芝姐如何了?”
魏三娘低聲道:“誰曉得呢,竟是瘋了。你中了狀元之後,她逢人便說她也在讀書,哪知後來再見著她家裏人,卻說她讀書讀傻了。幸而傻人也有傻福,她那郎君也是不離不棄——嘖,瞧我這話說的,他是個帶把兒的,嫁雞隨雞,嫁狗隨狗,就該不離不棄的!”
徐三抿了抿唇,也沒再多說甚麽。魏三打量著她的神色,見她好似不願再聽這些舊事,趕忙轉了話頭,又小心問起了那商鋪之事來。
魏三娘乃是壽春首富,徐三倒也想聽聽她的意見。她將唐小郎的主意一說,魏三娘也不由眸中微亮,趕忙笑道:“娘子身邊,真是能人輩出。這點子著實不錯,與此相比,我那娼館的主意,反倒顯得上不得臺面了。”
徐三勾唇輕笑,並不加以評判。魏三娘卻是轉了轉眼珠兒,繼續說道:“我雖在京中,只有那一處閑置鋪面,但我走南闖北,在開封府裏,倒也攢了幾個熟人。娘子自然算一個,還有就是幾個匠師,定能將娘子那驛館給收拾得清切雅致。有我從中搭線,她們絕不敢多要。”
徐挽瀾有時候會覺得,這個魏三娘,和她真是有點兒像。兩個人在投人所好、察人觀色這方面,都是下過工夫研究的。但魏氏的心性,卻遠比她更為狠厲,為達目的,不擇手段。
魏三有心巴結她,這婦人介紹的工匠,自然是靠譜的。若是唐小郎自己去找,難保摸不清門路,被人坑騙了去。徐三現在處於關鍵時刻,耽誤不起這時間,她稍一思忖,便點頭應了下來。
隔日裏魏三娘帶著批文,回了壽州,再過幾日,即是七月十五,是俗世的鬼節,是道家的中元節,也是佛教的盂蘭盆節,整個大宋國都會連放三日的假。
宋朝儒、釋、道三教合流,共同發展,今年又有開封府尹徐挽瀾牽頭,因而今年的七月十五,聲勢倒比往日浩大許多。
徐三先前在漠北待過,見識過金國人的“洛薩節”。洛薩節與鬼節,從節日的設立目的上,倒有幾分相似之處。她吸取了金人那節日慶典,又結合開封市民喜聞樂見的慶祝形式,於七月十五當夜,在開封府中辦起了祭祀慶典來。
這夜裏卿月花燈,人聲鼎沸,街上無論男女老少,都帶著獠牙鬼面,而護城河上,亦有盞盞水燈,以蓮花為座,靈靈明明,隨著水流逐漸西去,為那過路亡靈,照亮不歸之路。
去年洛薩節時,徐三倒還有工夫上街游逛,甚至還能和蒲察暧昧談笑,然而今時今日,她作為主辦之人,卻是忙得抽不出身來。白日裏她先去了城中幾處寺廟、道觀,黃昏時又站在衙門前頭,給行人依次送酒,笑語盈盈,而待到一入了夜,她便換了身錦紫官袍,急急往宮中趕去。
這七月十五的慶典,乃是她為了徹查京中佛道而辦。所謂典儀,不過是掩人耳目,以防打草驚蛇。如今京中佛道的名錄已然到手,徐三的頭一件事,就是將它呈給官家詳閱。
作者有話要說: 以後就是平時日更4000+,周末日更5000+了
我覺得這個容易做到多了哈哈哈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唐玉藻得了那鋪面的鑰匙之後,次日便帶著面紗, 急急去了那鋪面, 親眼探看了一番。
之所以說那鋪面偏僻, 乃是因為它正處於巷子深處, 距離外頭的長街大道,確實差了那麽數百步, 說得上是偏居一隅, 遠離塵囂。唐小郎小心開了門, 樓上樓下轉了一圈,又在這商鋪四周轉悠了小半日,心裏頭已然有了思量。
七月暑尚熾, 揮手汗如雨。夜裏頭徐府尹回來,滿身疲乏,窩在那椅子裏頭, 最裏頭的一層衣裳已然被汗水浸了個透。
唐小郎等她等到深夜, 見她回來,趕忙湊上前來。他手裏頭打著蒲扇, 口中則輕聲說道:“奴今兒去了那鋪面, 來回轉了好幾遍, 心裏頭倒是想出了個幾個點子。”
徐三一手支腮, 半耷拉著眼兒, 有些慵懶地道:“說來聽聽。”
唐玉藻眼含試探,輕瞥向她,口中細聲說道:“奴心裏清楚, 娘子如今正是缺錢的時候。疏通官場要錢,赴宴送禮要錢,打點那些個官奴,讓她們嘴裏手裏皆老實點兒,也要不少銀兩。娘子,若要賺錢,賺大錢,咱不若開一處翠紅鄉、鶯花寨……”
這所謂翠紅鄉,鶯花寨,指的就是娼館。他這主意,竟和魏三娘想到一路去了。
唐玉藻話音未落,徐三便抿了抿唇,清泠泠地睜開眼來。
唐小郎心思何等細膩,把著眼兒一瞧,便知自己說錯了話,趕忙噤聲,睫羽微顫,心下忐忑。
徐三面色微沈,緩緩說道:“不行。一來,我乃是開封府尹,若是做起這等皮肉生意,人家該要如何想我?再說了,這買賣是賺錢,但賺的全是黑心錢,我便是窮到要飯,也不往火坑裏推人。”
唐玉藻聞言,瞇眼而笑,趕忙接道:“可不是麽?奴正跟娘子想一塊兒去了。奴這話還沒說完呢。”
他找補道:“娘子是開封府的父母官,自然不能昧著良心賺錢。奴這兒還有一個點子,娘子聽了,定會喜歡。”
卻原來先前徐挽瀾在宮中任職之時,唐玉藻一直接住在那京中驛館內。這唐小郎察人觀事,細致入微,他住在驛館的那些個日子裏,閑著也沒甚麽事兒,便觀察起了那驛館的掌櫃如何經營。
徐三眼瞼低垂,不動聲色,便聽得唐小郎含笑說道:“開封府的驛館,為了好招攬生意,大多都臨街而開。驛館裏頭住的人,三分之一是做買賣的,三分之一是看親戚的,這剩下的三分之一,則是那些個趕考的書生。做買賣的、走親戚的,住的都不久,而書生呢,奴可見識過,有那一住就是兩三年的。”
唐玉藻細細打量著徐三的神色,見她眉眼緩和許多,心上稍安,繼續嬌聲說道:“由於驛館都挨著街市,書生往往覺得喧鬧,時不時便要去找掌櫃的說道說道,奴可是瞧見過好幾次哩。而咱那鋪面,上下共有三層,若能是開成驛館,專門讓那些書生租住,依奴之見,倒有幾個好處。”
徐三微微勾唇,輕聲問道:“你倒說說,都有甚麽好處?”
唐玉藻瞇著眉眼,巧聲笑道:“一來,娘子是狀元,讀書人最是講究了,豈能不來沾狀元的喜氣?便是這鋪面偏遠,那也不愁客源。二來,咱這驛館,遠離塵囂,清靜得很,最適合書生來住了,哪個都不敢再鬧。”
徐三笑道:“就這兩個?”
唐玉藻一笑,繼續說道:“三來,奴先前跟著娘子,也瞧出了幾分門道。這讀書人啊,各自有個圈子,而住在驛館裏頭的人,自然就成了個圈子。若想廣交天下,那就非得來咱這驛館不可。這最後一點嘛,娘子身為開封府的父母官,自己顯達了,也不忘了給那些寒門書生鋪路,如此一來,也能博得不少美名。”
徐三抿了口茶,點了點頭,含笑說道:“行。我給你撥些銀兩,作為本錢。如若不夠,管我再要。但你記好了,是借不是給,日後都得還。只不過念在你與我的情分上,這還錢的期限,倒是可以寬上一寬。”
唐玉藻手持蒲扇,心上一喜,兩頰滿是紅暈。
徐三瞥了他兩眼,卻又壓低聲音,平聲說道:“你若是因著身份,有甚麽不便露面之處,就讓梅嶺或常纓替你出面。但你小子可記好了,那拼音與數字之事,千萬別給人家洩了底兒。若是讓周內侍曉得了,娘子我便又多了個把柄在人家手裏。”
唐玉藻心上一緊,雖不知自家娘子跟那太監到底算是甚麽交情,但也知宦海茫茫,風波不定,他跟在娘子身邊,必須得小心為上,絕不可托了娘子後腿。
而幾日過後,魏三娘辦妥了官鹽之事,這便要返回壽州。臨行前夜,她又登得府衙後宅,親自來跟徐三請辭。
徐挽瀾這夜裏回來的早了些,政務也不似初上任時那般繁重。她見魏三娘過來,知道二人已是一根繩上的螞蚱,說得上是互相利用的夥伴,便對她多了幾分笑臉。
二人點燭燃蠟,擺了酒菜,坐於月下,一邊吃酒,一邊敘話。先前二人見時,徐三還顧不上跟她談及故人舊事,今日再見,總算是工夫閑扯一番。哪知魏三一一說過之後,徐挽瀾手舉茶盞,竟是心有唏噓。
即如徐三當年所料,壽春縣的首富,早已從岳大娘換成了魏三娘。岳氏喪女之後,自己也纏綿病榻,即便如此,仍是強撐病體,碌碌奔波,經營生意。但她大約是時運不濟,連賠了好幾回,早已比不上魏三娘了。
而徐三臨走之間,托付了兩件事。一件是將晁阿母欠她的那債契,轉交到了趙屠婦的手中;另一件,則是請了吳樵婦的女兒吳阿翠,來伺候寡居且病弱的羅昀。
依著魏三所說,晁阿母欠的銀錢,只怕是這輩子都還不完了。崔鈿走後,她倒是試著賴了一個月,趙屠婦毫不留情,當即將她告到了縣府衙門。因著徐三當年告的是禦狀,而晁阿母這案子,乃是過了天子的眼的,衙門的新官也不敢慢待,自然狠狠判了晁阿母一番。
至於那吳阿翠,如今已然改了名。羅昀嫌她那本名太俗,上不得臺面,便給她起了新名,叫吳碧瓊,至於阿翠這名兒,便成了小名。
徐三一聽魏三提起羅昀,擡起眼來,溫聲說道:“也不知羅五娘,現如今身子如何了?我早先便對羅五娘十分掛念,特地差人買了些藥材,還請魏阿姐替我帶回壽春,送給五娘。魏阿姐莫嫌我事多,實在是壽春那藥局,動不動就缺藥材,你替我帶藥回去,途中千萬小心,莫讓藥材受潮。”
魏三娘含笑說道:“徐府尹多慮了。你可不知,殿試放榜之後,整個壽州的人都曉得有個壽春女子中了狀元,徐府尹的大名,在整個淮南西路,是無人不知,無人不曉。從前人家都去廬州、宣州念書,現如今都一窩蜂跑到壽州來了。有那消息靈通,打聽出來,說你從前常去羅五娘門上討教。羅五娘家門口,現如今每日都堵著人,至於藥材,可是全然不缺了。”
徐三微一挑眉,笑著說道:“哦?那羅五娘可曾收下新徒?”
魏三娘凝聲說道:“我聽人說,那吳家小娘子侍奉羅五娘之時,盡心盡力,事若親母。羅五娘心中感念,便收了她為徒,這才有了改名一事。除了這吳碧瓊之外,雖說登門者眾,可羅五娘卻是個硬脾氣,一個都不曾收下,便是收了藥材,也都還了錢回去。”
徐三聞言,心中暗想道:羅昀果然還是那個性子,一分也沒有變過。至於吳阿翠成了她的師妹,這她倒是沒想到。
她手持玉箸,夾了兩筷子菜,正暗嘆這唐小郎做菜的手藝愈來愈好之時,忽地聽得魏三娘繼續說道:“有個叫王瑞芝的,不知府尹娘子可還有印象?”
這個名字,徐三自然是記得的。阿芝姐嘛,早些時候,對她有提攜之恩,但後來隨著徐三愈發出頭冒尖,阿芝姐待她卻是有些不同了。
她現在都還記得,在藥局裏碰著抓藥的阿芝姐,那女人抓著她的腕子,楞是刮了道血痕出來。依徐挽瀾之間,這王瑞芝多半是分娩之後,患上了產後抑郁癥。
只可惜在這古代,也沒有心理咨詢的地方,而即便是女尊朝代,“傳宗接代”的思想觀念依然根深蒂固,王瑞芝如此狀態,旁人也不會多加憐惜。
徐三心下一嘆,緩緩問道:“阿芝姐如何了?”
魏三娘低聲道:“誰曉得呢,竟是瘋了。你中了狀元之後,她逢人便說她也在讀書,哪知後來再見著她家裏人,卻說她讀書讀傻了。幸而傻人也有傻福,她那郎君也是不離不棄——嘖,瞧我這話說的,他是個帶把兒的,嫁雞隨雞,嫁狗隨狗,就該不離不棄的!”
徐三抿了抿唇,也沒再多說甚麽。魏三打量著她的神色,見她好似不願再聽這些舊事,趕忙轉了話頭,又小心問起了那商鋪之事來。
魏三娘乃是壽春首富,徐三倒也想聽聽她的意見。她將唐小郎的主意一說,魏三娘也不由眸中微亮,趕忙笑道:“娘子身邊,真是能人輩出。這點子著實不錯,與此相比,我那娼館的主意,反倒顯得上不得臺面了。”
徐三勾唇輕笑,並不加以評判。魏三娘卻是轉了轉眼珠兒,繼續說道:“我雖在京中,只有那一處閑置鋪面,但我走南闖北,在開封府裏,倒也攢了幾個熟人。娘子自然算一個,還有就是幾個匠師,定能將娘子那驛館給收拾得清切雅致。有我從中搭線,她們絕不敢多要。”
徐挽瀾有時候會覺得,這個魏三娘,和她真是有點兒像。兩個人在投人所好、察人觀色這方面,都是下過工夫研究的。但魏氏的心性,卻遠比她更為狠厲,為達目的,不擇手段。
魏三有心巴結她,這婦人介紹的工匠,自然是靠譜的。若是唐小郎自己去找,難保摸不清門路,被人坑騙了去。徐三現在處於關鍵時刻,耽誤不起這時間,她稍一思忖,便點頭應了下來。
隔日裏魏三娘帶著批文,回了壽州,再過幾日,即是七月十五,是俗世的鬼節,是道家的中元節,也是佛教的盂蘭盆節,整個大宋國都會連放三日的假。
宋朝儒、釋、道三教合流,共同發展,今年又有開封府尹徐挽瀾牽頭,因而今年的七月十五,聲勢倒比往日浩大許多。
徐三先前在漠北待過,見識過金國人的“洛薩節”。洛薩節與鬼節,從節日的設立目的上,倒有幾分相似之處。她吸取了金人那節日慶典,又結合開封市民喜聞樂見的慶祝形式,於七月十五當夜,在開封府中辦起了祭祀慶典來。
這夜裏卿月花燈,人聲鼎沸,街上無論男女老少,都帶著獠牙鬼面,而護城河上,亦有盞盞水燈,以蓮花為座,靈靈明明,隨著水流逐漸西去,為那過路亡靈,照亮不歸之路。
去年洛薩節時,徐三倒還有工夫上街游逛,甚至還能和蒲察暧昧談笑,然而今時今日,她作為主辦之人,卻是忙得抽不出身來。白日裏她先去了城中幾處寺廟、道觀,黃昏時又站在衙門前頭,給行人依次送酒,笑語盈盈,而待到一入了夜,她便換了身錦紫官袍,急急往宮中趕去。
這七月十五的慶典,乃是她為了徹查京中佛道而辦。所謂典儀,不過是掩人耳目,以防打草驚蛇。如今京中佛道的名錄已然到手,徐三的頭一件事,就是將它呈給官家詳閱。
作者有話要說: 以後就是平時日更4000+,周末日更5000+了
我覺得這個容易做到多了哈哈哈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